如长时间无法正常打开,请使用新版 Edge 浏览器、Chrome 浏览器或 Firefox 浏览器并检查网络连接
江海情深,扎根奉献
2011-04-25 作者: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152

    自2010年起,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以往赴西藏服务队、赴贵州德江服务队的基础上,新开辟了赴贵州遵义服务队,向贵州省遵义地区派遣支教服务队。20108月下旬,经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培训动员,海大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遵义服务队5名成员张�、毕重人、王晓强、褚艳红、厉梦泉作为赴遵义支教的先行者,踏上了这片饱含深情的红色沃土。

    来到支教服务地――遵义县乌江中学后,乌江中学(以下简称“乌中”)校长何清红结合5人专业进行明确分工:张�负责校德育处工作,并担任物理、生物教师;毕重人担任校团委组织及外联扶贫专员,并负责体育教学工作;王晓强负责校学生会辅导工作,并担任地理、劳技教师;褚艳红负责校行政办公室协调工作,并担任美术教师;厉梦泉负责校工会后勤协调工作,并担任生物、美术教师。队员们迅速适应当地自然人文条件,积极参与服务地教学工作,并紧密结合乌江中学自身特点,开展起大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乌江中学第一届学生会的选拔成立,到“校园之声”广播站的顺利开播;从温情满满的“师恩深四海”朗诵比赛,到充满激情的“国庆杯”班级篮球联赛;异彩纷呈的纪念“一二・九”大型文体活动,更是在校园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系列校园活动中,乌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们的才艺得到了充分发挥,乌江中学校园文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丰富。

    服务队5名成员利用节假日深入基层一线,对学校贫困生进行家访,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在对贫困生及其家庭表示关心与慰问的同时,鼓励家长用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规划学生的学业发展。结合在半年工作中所实际了解到的遵义县经济与教育现状及贫困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支教队员们认真探讨阻碍西部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对支教队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全面筹划。经过讨论,成员们决定在继续做好自身教学工作、持续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的同时,将支教队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扶贫助学方面,力求以支教队为纽带,搭建服务地与外界沟通合作的桥梁,尽己所能,改善当地落后的教育现状。

    20112月下旬,支教队成员们再次来到服务地,立即投入到后半期的支教工作中。队员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社会各界取得联系,为服务地争取资助与合作机会。通过支教队成员的不懈努力,扶贫助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青岛第三十九中学)了解到乌江中学在教学设施、教师业务水平、学生综合素质及学习意识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决定以“手拉手、一帮一”的形式,与乌江中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14月中旬,海大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遵义服务队成员代表毕重人携共青团遵义县委员会书记贺周、副书记吴娟、遵义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朱扬勇、遵义县乌江中学校长何清红来到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与海大附中商谈合作事宜。双方经过充分讨论,正式订立了“江海情深”一帮一扶贫助学合作意向,海大附中决定以长期合作的形式,定期向乌江中学捐助电脑、实验室器材、体育器材等各类教学设备,每年安排附中师生以夏令营或考察学习的形式与乌中师生进行交流,并建立奖学金、助学金机制,对乌中优秀教师及学生进行奖励,对乌中贫困生进行帮扶,以鼓励乌中师生勤奋向上,积极进取。与此同时,海大支教团成员还积极与青岛红十字“微尘”基金会取得联系,通过发放宣传彩页、播放家访视频、举办宣讲会、组织募捐活动等形式,使广大社会爱心人士实际了解到贵州山区教育的落后状况,为服务地争取到了50万元的爱心善款。此外,支教团成员们积极响应并参与团省委品牌活动“春晖行动”。在遵义县团委及教科局的监督下,相应资金用于改建乌江中学学生宿舍、体育场、教职工宿舍、浴室等,项目奠基仪式已暂定于5月下旬举行,此次“春晖行动”,必将进一步促进贵州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支教队成员们深知,区区几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远远不足以改变整个山区教育事业的落后状况。然而,为了山里孩子们的明天,队员们决心尽己所能,奉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在开展支教工作的过程中,成员们也曾面对许多困难,但在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的统筹与指挥下,在共青团遵义县委员会和遵义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的关怀与帮助下,队员们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通过支教团成员的不断努力,队员们力求在一年不长的支教服务期内,帮助服务地与外界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为贵州当地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一份力量。队员们坚信,涓涓细流终将汇成滔滔江河,全社会爱心人士的携手努力,必将为山区孩子们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江海情深”一帮一扶贫助学活动事宜商谈现场 “江海情深”一帮一扶贫助学活动签约仪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