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子三下乡:激昂青春正当时,走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022-08-23刘雨斌

中国青年网青岛8月23日电(通讯员 张长河)2022年6月25日至29日,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海大学子画家村特色村庄可持续发展调研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省青岛市大泥沟头村,开展了针对大泥沟头村绘画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居民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调研活动,以实际行动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前准备妥当,认真仔细筹划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团队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确定好社会实践地点和实践主题后,团队内部立刻开展了紧锣密鼓般的准备工作。各位成员按照分工要求,覃雨童同学在网络上寻找绿泽画院的相关资料,收集全国范围内进行特色产业发展成功脱贫致富的村庄案例,杨弘同学、张长河同学和画家村相关负责人反复协商最终敲定实地调研和采访的时间,王洋同学、赵歆玥同学撰写立项报告书、寻找以前进行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长学姐请教经验和避雷,张长河同学和刘辰洁同学提前就观看央视新闻采访的视频学习构思采访问题,为了成功和当地村民和游客交流询问,朱雅婷同学和肖浩购买了纸巾钥匙链等小礼品作为激励。团队负责人刘雨斌同学和张明义同学做好社会实践的提前准备,认真准备了访谈大纲和大致规划。一次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前期准备,前期准备的材料足够多,才能保证到当地进行调研和采访时有的放矢,如果什么都不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在实地采访时难免会出现无效问答甚至长时间冷场,而如果想根据现场环境随机应变,那对于类似案例的分析就显得必不可少。

探访参观绿泽画院,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6月25日至26日,实践团队探访参观了大泥沟头村所修建的美术馆——绿泽画院。绿泽画院原名绿泽画室,在青岛多地辗转经营后最终在大泥沟头村前任村书记的支持下在大泥沟头村落户,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其作品远销欧美市场,青岛绿泽画院有限责任公司也积极与当地村委会合作沟通,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等,并创办职业技术学院培育本地画家,逐步形成了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连村名都有了“达尼画家村”的美称。

但是实践团队在从网络上了解到因为疫情缘故,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受损,原来和周边中小学合作进行的研学活动也很难再开展,这一变故使得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冲击,因此实践团队想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当地发展困境和不足,为画家村的产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另一个目的便是从这种相当成功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汲取共性要素,并思考在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的推广实践。

图为实践队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观画家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长河 摄

采访专业人士,了解发展现状

实践团队在实地调研后先后与绿泽画院前台工作人员、绿泽画院签约画家以及达尼画家村村委会人员进行了沟通,进一步了解了村子的情况。

绿泽画院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介绍了整个绿泽美术馆的全貌,并提到该展馆已经成为附近知名的先进单位党建示范点。

实践团队队员与党员参观学习队伍了解到,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是周边村镇有目共睹的,很多村子都想从中取经,寻找致富之路。

在采访画家时实践团队了解到画院与画家的签约关系是较为松散的,画家主要负责专心教学和创作,画院的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寻找买方并开拓市场,从中既能让画家专心创作,也能使企业来集中资源开拓市场、做大做强。

村委会人员带领实践团队的采访人员走访观察了画家村的全貌,自豪道画家村村民早早住上了楼房,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要比周围的村镇好,家家户户住在现代化小区中,家中孩子还可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前往绿泽画院学习油画等创作,从教育和生态保护入手来推动整个村子的可持续发展。他提到,大泥沟头村之所以能发展起来,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前任村支书的眼光缺一不可,为了使村子的特色产业振兴发展,当地引进了陶瓷工艺、剪纸艺术等多种形式的作家与艺术馆,为了提高村子的知名度,和周边中小学签约进行研学旅行教育。

总结经历问题、实地探访感悟

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克服天气炎热、道路遥远、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实地探访、积极地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生活状态,看新农村、新风貌,也感悟到小村庄的大不同、从中深入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团队成员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继续努力学习、学以致用、勇于承担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社会的发展,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社会的成长,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意识、将来为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做力所能及的实事。

图为实践队在绿泽画院内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雨斌 摄

一审编辑:张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