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中国海洋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简称校研究会) 邀请日本国立金泽大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管颖为同学们讲述了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探究以及钓鱼岛与中日两国发展的关系。
管教授首先对钓鱼岛的历史做了简单介绍“中国,是最先发现、最早命名并记载钓鱼岛的国家,而且将其列入国家海防,长期有效控制。中琉两国疆界清楚,领土范围明确,不存在任何历史争议。然而,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因战败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同意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永久割让给日本,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也包括在其中。1945年日本战败后在《日本投降书》中承诺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中国的固有主权才从法律上重新得到恢复。不过,由于各种政治原因,中国没能收回钓鱼岛的控制权。主权与治权的长期分离。”1972年美国托管琉球政府将琉球群岛(包含钓鱼岛)的“施政权”正式移交给日本,从而造成今天日本实际控制的局面。从结论上说,美国的托管施政既不能改变钓鱼岛的法律归属地位,也不能赋予日本任何领土取得的权利。
之后,管教授讲述了钓鱼岛争端的现状与日本的强硬立场。管教授讲到钓鱼岛问题涉及民族感情和核心国家利益。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第一,应树立信心,坚定决心,保持耐心。第二,从战略上看,美国而不是日本,是中国的最大威胁。第三,在展现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诚意、善意的同时,也要展示寸土必争、不惜一战的决心,彻底打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决不能容忍日本效法东南亚小国的岛屿侵占和资源权益侵犯行为。第四,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台湾附属岛屿。
最后,管教授提到:“海峡两岸如果能够做到相互配合、协调行动、共护权益,以此谱写两岸合作的新篇章,那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极其富有意义的一页。”
论坛结束后,管颖教授积极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并给同学们传授了更多钓鱼岛主权归属的知识。
通讯员:张慧慧 毛杰 摄影:吴梦琦
【新闻链接】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中最大的岛屿,古称钓鱼屿、钓鱼台,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边缘,为台湾东北近海最大无人岛,面积3.8平方公里。沿钓鱼岛东行是冲绳海槽,古时称“沟”、“郊”、“黑水沟”,将中国与琉球天然分隔。地理条件决定了钓鱼岛海域是中国先民得天独厚的渔猎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