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它既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育人的有效途径;它对于形成学校的文化氛围,构筑学校的历史传统,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大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团体。
第一篇 基本状况
(一)我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分类及分布
我校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目前共有学生社团106个,几乎每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社团,社团成员总数占在校学生的87.3%以上。同学们通过社团活动来开展交流,展现自我,接触社会,提高能力。学校众多的社团中有的历史悠久,如海鸥剧社成立于1932年,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有的规模很大,如大学生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现有成员7000多人;有的体现了其成员的学科特色,如生物协会、养殖爱好者协会等;还有很多是由具有共同志向或爱好的同学组建的社团,如爱心社、轮滑社、乒乓球协会等。新的社团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涌现,已有的社团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理论学习类社团
我校政治思想类社团主要以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研究会为主,该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进”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类社团中,集聚了大量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已逐渐成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在社团规模、社团建设的规范性以及社团活动的质量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
我校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源于1988年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社,是我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为规范的社团。该社团在引领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始终高举旗帜,与时俱进。随着邓小平理论的提出,该社团更名为“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现又更名为邓小平理论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时代的新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研究会中来,形成了浓厚的学习风气。该社团每季度出版会刊《星火特刊》,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全校青年大学生学习先进理论的领头羊。
2、人文及社会科学类社团
这类社团主要以史学、哲学、心理、法学等社团为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同学们都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开展学术沙龙、讲座,畅谈感受、交流心得,以提高修养,提升素质,如法学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协会等。我校法学研究会成立于1996年,多次参加青岛市的各类普法宣传活动,组织全校法学爱好者到法院旁听,开设模拟法庭,其下设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的普法宣传活动,与青岛市各街道办事处建立长期合作,17名会员被聘为社区法律顾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学术科技类社团
学术科技类社团主要是大学生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为背景,结合各自不同专业而建立的一些社团,如我校的科技协会、百草园药物协会、养殖爱好者协会、营养家协会、生物科技协会、海王星天文协会等,这些社团组织同学们开展学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组织同学们参加一年一届的全国挑战杯科技大赛,发展与全国各高校的科技组织的联系合作。在历届挑战杯科技大赛中均获得优秀的成绩。同时,这些社团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在指导教师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支持,社团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致力于科研课题的攻关,有些科研成果还因为其实用性强,使用面广而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应用推广。近期,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其中有一部分创业型团队就脱胎于高校中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如我校的“开拓者”协会,他们将自己在社团中进行的科技研究成果积极推向社会进行转化,并吸引创业投资,积极探索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风雨的创业之路。
4、志愿服务类社团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进一步重视和认可,我校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行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广泛开展,同学们走向社会、深入社区、奉献才智,使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迈进了一大步。在这一过程中,一批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成立了这种新型的社团。如“法律之光”普法宣传队、爱心社、“绿鸟”环保协会等。这类社团也成为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或技术应用于社会,并在服务中培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途径。这类社团的活动内容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倡导文明新风、自觉奉献社会、服务他人。随着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这些社团的数量也在我校不断增加,这充分体现了高校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5、文学艺术类社团
文学艺术类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其主要形式分为三类:一是文学类,如诗社、文学沙龙、文学社、英语协会等;二是综合类艺术社团,尤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代表,这些艺术团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艺术才能为目的,充分展示了大学生的艺术才华。目前,随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中各类文艺人才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这些社团不仅在学校中进行展演,同时也将校园文化推向社区、推向社会,使高校成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三是大众化程度较高的艺术社团。这之中,尤以摄影协会、电影协会等参与者为众。这些社团的成员都在既大众化又带专业的成份在内,将兴趣爱好充分体现在社团活动中,往往更能够自发地产生很多好的活动成果。这类社团参与者以自愿为主,但作为进入这类社团的敲门砖,往往又需要有些专业特长能力。这类社团经常开展一些带有主题性的活动,在学校因为有刊物、报纸、舞台、橱窗等多方位的展示而影响较大。
戏剧音乐类社团也是艺术类社团之一种形式,但它还具有更专门、更特殊的特点。在美丽的海大校园内,活跃着一个历史悠久的学生社团,她以话剧为载体,传播进步思想,反映社会百态,体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她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推动着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海大人。早在1932年5月,在如今的海大校园内,海鸥剧社就正式成立并举行首次公演。海鸥剧社发扬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的特点,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剧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近年来,海鸥剧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青岛市歌舞剧院、青岛话剧团、青岛艺术学校等艺术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经常走出校园,到青岛市其他高校和社区、广场等进行艺术交流与巡演,其中,他们自编自导的反映台湾问题的话剧在青岛市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成为岛城颇具声望的学生团体。
6、体育健身类社团
体育健身类社团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寓竞技和娱乐于一体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目前我校体育健身类社团以四类为主,即球类、棋类、技击类、健美舞蹈类。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和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社团为最多。在棋牌类社团中,围棋、中国象棋占前两位,这些社团经常开设各类讲座,分析棋牌局,组织开展比赛,因为投入不多,所需场地不大,得到学校各方的欢迎。在搏击类社团中,以武术、跆拳道社团为主。在健美舞蹈类社团中,健美操和交谊舞方面的社团占绝大多数,并且成为参与社会健美操比赛的重要参赛队伍,这也为丰富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审美情趣打下了一定基础。
7、综合类社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许多全新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也在高校社团中出现,产生了一些既不同于前六类社团划分,又与这六类社团的某些特征相类似的学生社团,如文心社、中华传统协会等,这些社团代表着高校学生的内心价值趋向,发展潜力相当大。
(二)我校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
1、以社团管理中心为核心的组织管理形式
我校各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下的学生组织,统一受学生会领导。团委下设社团部,负责对学生社团进行工作指导。学生会下设社团管理中心,负责学生社团的登记、申请材料的初审,并负责学生社团活动情况的检查、评比和日常管理及社团评优工作,支持和鼓励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我校社团文化建设。首先,学生会社团管理中心依据《中国海洋大学社团管理条例》统一规范学生社团活动,并对各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人员的构成建立了详细的记录。其次,依照《条例》每月召开社团负责人大会,及时了解各社团的活动。
2、申报制度与激励制度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对各社团的活动,我们实行申报制度,即学生社团在举行活动之前先将活动的计划书递交给社团管理中心初审,并及时报学生会和校团委。社团在计划书上必须详尽列出活动的地点、时间、内容及参加人员、活动宗旨等相关要素。申请通过后,社团管理中心将其活动纳入工作日程之中,为社团活动提供场地、宣传和组织上的帮助。针对一些跨校的大型活动,社团管理中心将与其它高校的团委和学生会社团部联系、帮助牵线搭桥。
在每学年末社团管理中心将总结一年来各社团的工作,评比出优秀社团,并召开社团大会,对优秀社团进行表彰。评优结果与社团的活动经费挂钩,与其成员的评奖评优挂钩,完善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了广大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吸收社会资金力量,努力开辟社团运作新途径。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社团的存在与运作要消耗掉大量的资金,然而,学校对社团经费的支持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各学生社团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资金匮乏。目前,我校学生社团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社团会员缴纳的会费、学校学生社团活动基金的投入以及各类商业赞助。而事实上,如果社团主要是靠会员缴纳的会费而存在的话,势必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观点,社团的任何活动应当也只能是面向会员的,因为倘若不是,就意味着社团拿了会员们的钱在服务于非会员。但如果一切活动只面向会员,就会导致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大为削减。于是,学生社团资金来源中的第三条路、商业赞助就开始发挥它的巨大作用。事实上,商业赞助也已经成为了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主要经费来源,在海大几乎所有大型的学生活动都有商业赞助的参与。
第二篇 作用和特点
(一)、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
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一个优秀的社团在成员中倡导的价值观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的心灵。社团成员不仅在其中发展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社团的活动和讲座,从不同的角度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世界,从而更加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树立为国家富强、民族繁荣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社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目前的学生社团可谓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高校大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充分的想象力。在平时的第一课堂学习之外,学生加入某一个社团,可以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首先,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身心,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另一方面,加入一个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学生从中受益。
3、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拓宽了就业途径、为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并在向社会和他人展示技能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加强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许多科技类的社团,因为对具体动手实践有较高要求,许多同学都趋之若骛,希望在社团中学到实际技能,如动漫协会的同学自己动手可以制作动画片,DV协会的学生自编自导拍摄了反映校园生活的电影,这些一技之长不仅可以促进专业的学习,更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就业增加了砝码。我校金松同学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法学专业,近几年法学专业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他便以写作为突破口,积极参加学校文学社的活动,坚持写稿和投稿,而且还学会了编辑和版面设计等一系列相关工作。四年大学学习结束后,金松同学在文学创作、编辑等方面都小有成就,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他终于在竞争激烈的就业招聘中脱颖而出,顺利留校,进入校报编辑部。金松同学说:“我现在的成功与当初在文学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今年社团纳新时,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参加摄影协会的同学,他们坦诚地说:“我们都非常看好传媒这条路。现在是想在摄影方面练练基本功,以后再向广播电视新闻业靠拢。”此外还有很多同学选择其它相关社团组织,这与他们的择业方向不无关系。
4、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比之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能力的核心内容在于创造性和适应性。学生社团因其相对松散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内部平等、轻松的成员关系,使社团内部存在着一种网络体系,并具备不断更新、创新的特性。同时社团还成为一个成员们空间上聚合的“创新场所”,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创意互相碰撞,不同成员间的互动越活跃,创新的动力也就越强,对培养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的作用就越大;另外,社团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适应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5、社团促进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个性完善、健康人格生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当代大学生在关注社会,审视他人的同时更加关注发展自我,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是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他们的要求。为此,他们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有待于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弥补。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优秀科学类社团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通过沟通敞开心灵的重要场所。比方说有些同学性格内向深沉,平时惯于沉默寡言,语言表达能力和日常交际能力较差,各种社团为其提供广泛的交流机会,试图引导成员在交流中克服交际障碍,促进成员性格的转变。有些同学在学院班级中没有担任学生干部,各种社团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同样有助于在生活中会妥善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会员的组织活动能力。“取我之所需,补我之不足”是这类社团组织成员共同的潜在目的。
6、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青年比较集中的群体,他们绝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活泼,没有过多的社会压力,因此在相对轻松的氛围里总是渴望了解别人,同时充分尽情地展示自我;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努力追求生活情调和文化娱乐,校园内社团组织极大的满足了这种需求,丰富了广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另外,一些劳动服务性社团有利于其成员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例如在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旗帜下便聚集着这样一群甘于奉献,有较高思想觉悟的人。他们不求名,不为利,显示出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学生社团的特点
在高教体制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的特点。
1、从学生社团的数量和人数、类别变化来看,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以较快的速度实现规模化发展,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新社团涌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截止2007年6月份统计,我校的学生社团共有106个,社团活动覆盖的同学数达在校生的87.3%。值得注意的是,我校社团中,1997年以后经过校有关部门的批准后成立,占现有社团总数的70%。这说明近年来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生社团的数量和活动都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
从社团类别的角度分析,文艺、体育等传统意义上的社团依然是学生关注的重点,尤其以文学艺术类社团近年来增加较快。而一些有较强专业知识背景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和新兴的志愿服务类社团也正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瞩目,以网络为主的虚拟社团也伴随着数码产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
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和内容来看,我校学生社团活动正由社团内部或校内自我封闭循环方式转变为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践,投身两个文明建设的开放式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大学生不仅仅要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更应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广阔大舞台中经历风雨,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进程。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晴雨表的学生社团,也自然而然的开始转变活动方式,承载了高校校园文化、社团文化进社区的功能,组织和带动社团成员走出象牙塔,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我校“奥运志愿者协会”积极与社区共建,将奥运英语培训带进社区,其作为以奥运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展青春风采,扬奥运风帆” 系列活动之一,由校团委与共青团青岛市委联合推出,受到社会各界极大肯定。我校钢琴王艺术团,由我校的青年志愿者组成,于每个周末在青岛市音乐广场义务为市民演出。几年来,风雨无阻,共演出了200多场,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国际友人等专场演出50多场。周强同志到青岛视察工作时评价:“海大推出的‘迎奥运钢琴之友周末音乐会’是一个独特的创举,它已经成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基地、广场德育基地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为美丽的青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许多社团已经用实践证明,走出校园,不仅是学生社会化的需要,同时也是社团生命力不断加强的有力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校社团与兄弟院校的跨校际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社团已不满足于在校内开展小范围活动,我校社团多次联合驻青高校进行面向整个社会的大型活动,如“拯救海鸥、清理白色污染”“与艾滋病人握手”等大型公益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高校社团的影响力,同时实现高校间社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论从促进社团自身建设还是从提高高校社团的整体水平来看,这一态势都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3、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来看,社团内外部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的更大保障。
目前,我校社团中全部都有自己独立的章程或者管理条例,大部分社团有自己的指导教师,对提升社团活动的层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社团明确规定社团负责人的选举产生办法,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社团内部负责人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活动安排,整个社团运作井然有序。从外部管理来看,我校学生会成立了专门的社团部对本校社团进行宏观管理,制定社团部章程、管理条理、财务制度等规定,定期对社团进行活动检查和财务监督,每年对校内社团进行登记注册等等。这些都推动社团建设向着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4、从学生社团的物质保障方面看,社团正在尝试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逐渐由单靠学校划拨资金发展为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与社会企事业联合共同进行活动。
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经费普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许多社团在走出校园,在社会上展开活动的同时,也积极与一些社会企业联系,利用自身的智力和文化优势,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同时得到企业的经费支持,将社团活动在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开展。目前,一些文艺类、体育类、学术科技类社团由于具有这方面较强的优势,已经率先在尝试将这种方式固化为社团资金来源的经常渠道。尤其是一些科技类社团,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同时,也找到了将自己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社团和企业双向受益,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篇 经验和问题
(一)基本经验
随着知识化、信息化、经济技术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后勤社会化和完全学分制的推进,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面临着组织依托的新挑战;对青年学生的服务面临着需求多元的新变化;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和吸引面临着有效组织形式的新课题。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有效覆盖。我校着力开展了在学生社团建立团组织的探索与实践。
1、在学生社团建立团组织是共青团自身建设的需要,是新形势下团学组织与学生社团的关系有益探索。
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受锻炼和在实践中成才的重要阵地,应当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与成才。共青团组织应该在最广大的领域体现自身的职能,也应开辟和占领最新的青年学生成长的阵营。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探索基地和研究领域。社团发展的方向,青年学生在社团生活中的损益,以及社团发展对于青年生活方式的影响都将成为共青团组织探讨和研究的内容。如何在新的高教发展形势下保持共青团发展的优势,在非正式群体中渗透正式群体的教育,实现共青团服务于社会,服务于青年的重要职能,是共青团组织自身发展建设的需要。
2、在学生社团建立团组织是社团发展和繁荣的需要。
学生社团是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的校园群体组织。它把具有共同理想和情趣的个体集合到一起,相对自由、开放的群体管理模式激发了青年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领悟,对个人价值的寻求和实现,对成才路径的探讨和闯荡,对价值理念的体验和思索。同时,学生社团又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得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肯定与扶持。所以,学生社团有着深厚的生命潜力和广阔的发展远景。但学生社团的松散性、随意性和非正式群体性也制约着社团的生存和发展,社团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在增加青年学生社会经验的同时,也自然地把社会以经济内容为载体的俚俗文化、庸俗价值观甚至偏颇的政治观念或思维方式也带进校园,共青团组织建在社团,可以通过组织的指导、约束,有效地防止社团及学生个体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发生偏颇,共青团组织的亲和力、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增强社团内部的凝聚力。而这些都是促进社团走向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实现两个结合,构建社团评比晋级机制,完善我校团学组织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体制
(1)社团自我管理与学校规范引导相结合
社团自我管理与学校规范引导相结合,就是大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校加以宏观的规范引导,倡导健康向上的活动和规范有序的内部管理。通过制度管理、评选管理,从而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2)客观评价与主观评审相结合
学生社团晋级评选采取客观评价与主观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即从社团活动原始资料的记录方面,客观地反映社团管理的规范与否。优秀社团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前有计划、后有总结,具备完备系统的档案,档案正是我们对社团工作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依据。主观评审,主要指对社团组织各项活动的规模和效应,从定性的角度给予主观性的评价。对此,社团部在各社团举办大型活动过后,都在全校范围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反馈信息全面把握社团活动的反响,从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对社团进行公正的审评。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认识学生社团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正视社团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社团指导和培养不够,人员流动性大,缺少新老成员衔接和传统的承袭,缺少教师指导,有的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学生社团规范性不够,需健全社团、建立骨干选拔、考评制度等管理体制;学生社团保障不够,缺乏活动场地、经费等硬件措施。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社团活动缺乏强有力指导。许多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使得一些社团组织在低水平上重复。
二是社团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各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着经费不足的情况,各社团的经费由社团部实行统一管理,大型活动社团拉不到赞助就没法举行,小的活动或者急需要钱则要打报告,因此导致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的总体财政支持不可能无限,另一方面,一些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三是社团活动场地不足。据统计,70%的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只能够打游击战,因为学校后勤改革,部分活动场地需租赁,社团捉襟见肘的财力无法支撑,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根据调查,如果社团有活动场地的到解决,其活动的力度将会大大增强。
四是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的状况比较明显。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仅凭着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还需加强。
五是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目前许多社团容易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一些社团前几年活动轰轰烈烈,但近几年却销声匿迹,很大原因是由于该社团的核心成员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怎么样,而不关心对下一任核心成员的培养。以至于往往一些核心成员毕业后,使得一个社团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
另外校园里学生活动虽搞得沸沸扬扬,众多社团却在惨淡经营;不断有新的社团成立,又不断有社团因处境艰难面临解散;低年级同学对社团趋之若鹜,并往往参加好几个社团,而高年级同学除了几个苦苦支撑的社团负责人以外,基本上对社团不屑一顾;各种新冒出的质量不高的学生刊物多如牛毛,但“老字号”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推迟出版,这是都在社团建设中现实存在和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 建议和对策
我们认为发展学生社团的总体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通过研究社团,把握社团的发展规律,有效地指导社团的建设;通过形成政策、建立机制,关心和扶持社团的发展;通过制定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制度、规范,有序、有效地管理社团;通过加强社团骨干队伍的建设,使社团稳定、持续地发展;通过推动社团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使社团成为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多方技能、拓宽综合能力、发展身心健康的崭新天地。
为了推动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建议今后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要完善学生社团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努力繁荣学生社团。学校层面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并依照这些《条例》精神,形成规范的社团管理办法,通过建立“优秀社团”评比表彰机制,使一批优秀社团脱颖而出,形成鲜明的导向,鼓励、支持、引导优秀社团,进一步促进高校社团文化的全面繁荣;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活动开展和考核评价办法,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相应环节有机结合,将社团建设工作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个体系当中。
二是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人、财双投入,提供社团持续发展的动力。学校要对“优秀社团”直接予以重点扶持,每年投入固定的经费。在社团场地使用、活动开展、经费支持、指导老师聘请方面为社团创造条件、开方便之门,为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要依托活动,体现社团的多种功能。将来的工作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将集中展示与社会宣传相结合,活动建设与骨干指导相结合,在校范围不断掀起高潮,形成海大社团百花竞妍、各展风采的良好氛围。我们以社团节为龙头,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社团节每年举行一次,内容包括社团展示活动、评比表彰、发展研讨会等,每年组织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等充分给予社团展示的舞台。在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通过活动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体现了思想教育、凝聚学生、培养素质和典型示范等多种功能。
四是要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并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为社团创造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开拓社团之间交流、社团与社会交流的渠道。利用社团相互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推出跨校际联合活动,促进社团的发展;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达到最后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目的。
五是要规范管理、分类指导,推动学生社团有序、高效地发展。从社团的人员构成、内部环境怎样最大程度地激发同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入手,对社团内部网络的信息聚集和分散性与社团活力之间的关系作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形成一套适合于社团发展、同时又灵活多样的运作制度;形成校内规范管理与激励评比相结合,社团内运作有方与活动有序相结合的良性发展局面。
六要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核心作用,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核心作用,以社团团建为探索,延伸团组织工作手臂,进一步深化开展社团团建的探索,以社团建团为重点试点项目,在一些社团发展成熟、机制健全、团员聚集的社团中首先建立团组织,并设立基金,大力扶持已建立团组织的社团开展活动,将社团活动团支部纳入到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中,进而有效地延伸团组织的工作手臂。要探索将社团活动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路子,真正把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和有效载体。
七要加强社团的国际交往。青岛市即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海大作为唯一进入“211工程”驻青高校的学生社团和世界各国高校学生社团的交往必将进一步加强,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的信息交流等形式,展示海大学生社团的风采,树立海大学生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良好经验。
后 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将会对广大高校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关注和对社团建设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相信高校学生社团必将沿着正确地方向以更加清晰的轮廓和更为强大的生命力不断发展,成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