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翔 的海 鸥
――海鸥剧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有一种鸟叫海鸥,
她的天地是无尽的大海,
她的目标是广阔的天空,
在任她翱翔的海天之间,
她才会飞得更高、更远……
――节选自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飞翔吧,海鸥!》
1932年3月,海鸥剧社在革命浪潮的滚滚洪流之中成立。七十五年以来,海鸥剧社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以立足现实、贴近生活、服务社会为宗旨,创作并演出了一批批经典剧目,见证了中国海洋大学的成长和发展壮大,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凝聚和影响了一代代青年学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成为中国海洋大学优秀学生社团中的一个重要品牌,曾多次获得山东省和青岛市优秀高校学生社团等荣誉称号。
光荣与梦想
海鸥剧社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宣传革命、唤醒劳苦大众、振兴中华为己任,把目光放眼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上来,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剧社就如同一只顽强的海鸥,迎着血雨腥风,冲破了重重阻碍,翱翔于海天之间。
1932年3月海鸥剧社成立之时,国立青岛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王林和国立山东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俞启威(黄敬)先后担任剧社社长,汇集了当时学校的王东升、崔巍、张福华、李云鹤、杜建地和杨洛昆等十几名文艺骨干和精英。我国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曾热情指导海鸥剧社。同年5 月28日在青大礼堂首次公演的两部革命话剧《月亮升起》和《工厂夜景》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
――《工厂夜景》是一部由黄敬、李云鹤主演的独幕话剧,描写了遭压榨和剥削的上海产业工人的悲惨生活及其反抗斗争的情形。
――独幕话剧《月亮升起》是一部英国爱尔兰剧作,叙述了一个民族革命者流浪和脱险的故事。这两部话剧的首演成功,冲破了笼罩在青岛学生头上的“文化围剿”的恐怖气氛,启发和鼓舞学生们在民族灾难面前,再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关心国家民族危亡,把民族危亡与自身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两部话剧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中国、在白色恐怖下的青岛公开演出,是十分不易的。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机关报《文艺新闻》以《预报暴风雨的海鸥》为标题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
1933年的春节,北风呼啸,冰封大地。在青岛崂山脚下的一个村头广场上,围满了衣衫蓝缕的男女老少。一个卖艺的老头儿,手擎皮鞭,向因饥饿昏倒在上的女儿抽去……目睹此状,人们无不气愤。这时,只见一位工人跑上去夺过老头手中的皮鞭,愤怒地说:“这孩子快要饿死了,你为什么还要打她。”老头流着泪说:“乡亲们哪!我们父女靠卖唱吃饭啊……”在场的人们听后无不义愤填膺――这是“海鸥剧社”在崂山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时的一个场面,在当时反响最大。
此后,海鸥剧社相继演出了宣传抗日救国的话剧《一致》、《乱钟》、《SOS》、《婴儿的杀害》等。把话剧改编成街头剧,在农村演出,既是为农民演戏,更是为宣传抗日,以便在山里建立抗日武装队伍。国民党政府当局惧怕人民的觉醒,视“海鸥剧社”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933年夏,青岛市委遭破坏,黄敬被捕。崔巍、杨洛昆等人闻讯后都离开青岛避险,“海鸥剧社”被迫停止了活动,但她的革命精神却激励着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而前赴后继地奋斗。
繁花盛开的新时代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孕育了海鸥剧社的重生。有着浓郁人文底蕴的海大校园又活跃起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热爱话剧艺术、活跃于校园舞台,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他们自然让人们追忆起30年代的海鸥剧社。1998年春,海鸥剧社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内复建,宣告了海鸥剧社的重生。
谈到海鸥剧社,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冯瑞龙曾感慨地说:“海鸥剧社是一支热爱话剧艺术、充满青春激情、讴歌伟大新时代的队伍,他们活跃于校园舞台,自编自导自演,在光荣与梦想、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人生之间,演绎了一幕幕的精彩人生,一曲曲时代的最强音。”百花争艳,繁花盛开。海鸥剧社创作和演出的多项经典作品,在海大学子的心中扎了根,成为他们与海大分割不开的一部分。
自从1998年5月17日成功演出了《雷雨》、《项链》、《深情》、《风雨起兮》等经典剧目以来,海鸥剧社又先后创作和排演了《海之魂》、《他将远行》、《白毛女》、《我是诗人的女儿》、《暗恋桃花源》、《谁打了我的鸭子》、《山海情》、《恋爱的犀牛》、《梦里花落知多少》、《爱在西元前》、《放下你的派克式左轮》等一大批优秀剧目,以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其中,《海之魂》、《山海情》、《谁打了我的鸭子》这三部话剧都是以我校师生原型来创作的;《爱在西元前》、《天使悲歌》和《生日》被称为“感人三部曲”;《谁打了我的鸭子》、《放下你的派克式左轮》和《海之微尘》备受瞩目,被称为“关注三部曲”。
――《海之魂》是根据我校为公殉职的青年教师王成海烈士的英雄事迹改编的话剧,描写我校青年教师王成海在进行海洋资源调查时为营救同事而不幸牺牲的事迹。该剧故事真实,人物就是自己的老师,表演真挚,感人至深,演员们用动情而投入的演出诠释着烈士的爱国之情和敬业精神,作为海鸥剧社的传统剧目已经数次登上舞台,每每演出时都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激发着一代代海大学子献身海洋事业、造福人类的斗志。
――《山海情》的原型也取自于以我校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服务队的事迹,描述了支教团成员怀着火热的青春激情、朴实的奉献之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赴西部落后地区支教,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在西部播撒希望的火种,他们不仅带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以渴求的知识,更让他们了解到大山外面的世界,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校庆8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出时,深深感动和震撼着在场每一位师生的心,剧中大山爷爷动情的表白和大山深情地呼唤,让许多观众热泪盈眶。
――《谁打了我的鸭子》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贫困却风景优美的小山村,一个以优异成绩拿到海大录取通知书的小女孩,因家庭贫困无力上大学,与爷爷相依为命的她不得不忍痛放弃机会,怀揣录取通知书在野外放鸭子,梦想着等鸭子长大之后卖掉以赚取上大学的学费。海大旅游管理系的学生在暑期来到该山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得知这一情况后,耐心地给小女孩的爷爷讲解国家出台的“不可使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政策,并及时把该情况汇报学校,最终在“绿色通道”的帮助下圆了小女孩的大学梦。该剧目反映了海鸥剧社以独特的视角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关注,获得了山东省大学生校园剧比赛一等奖。
――《放下你的派克式左轮》取材于199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发生的一起中国留学生枪杀导师的事件,主人公“鲁杭”在历经被同学出卖、女朋友背叛、失宠于教授之后,原本脆弱的心理几近崩溃,性格也变得极度分裂,最后导致了一场惨剧,该剧在当下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有发人深思的警醒作用。
――《海之微尘》描述了一个海大女学生,单纯地想把人生第一笔收入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于是就把奖学金捐给了希望工程,署名为“海之微尘”。人们通过蛛丝马迹猜测“海之微尘”就在海大,从而上演了一场寻找“海之微尘”的闹剧。本片通过夸张的手法及细致的描写反映了现代大学生生活的浮躁与本性的善良纯真,和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旨在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用青春演绎精彩
海鸥剧社在海大,不是仅仅以一个社团的形式存在的。她更像一面丰碑,也是一面旗帜。经过七十五年的风雨翱翔,这只海鸥已经有了自己的灵魂,已经溶化于海大这个美丽而又富于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和一草一木中,已经溶化于海大学子的血液和一言一行里。海鸥剧社不仅展示着舞台上的精彩,更演绎着青春的精彩,海大学子的精彩。
海鸥剧社的成员们凭着对艺术地执着追求,怀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话剧的创作和舞台角色的塑造中,使海鸥剧社本身成为培养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每逢重要节日和学校重大活动,总能看到海鸥剧社的影子。在十余年时间里,剧社成功编导了80多篇优秀剧目先后在校内公演,累计演出100余场。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海鸥剧社已创造出自己的品牌――“飞翔的海鸥话剧周”,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是话剧周与海大学子见面的时刻,也是剧社成员依托话剧为载体打造和传承高雅校园文化的契机。
海鸥剧社一直秉承和发扬老一辈海鸥人的精神,注重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充实提高。剧社经常应邀到青岛歌舞剧院梦幻剧场、青岛话剧院举办专场演出,定期到五四广场、音乐广场并深入社区为群众演出。每年寒暑假,海鸥剧社的文艺骨干还深入到青岛近郊及山东贫困山区农村,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他们到乡间地头、乡镇企业、部队、学校等,与当地群众进行联欢,送去了他们精彩的节目。他们先后到山东招远、海阳、临沂、菏泽、济宁等革命老区,与老区人民同吃同住同联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前夕,海鸥剧社部分成员随队奔赴沂蒙山革命老区重温抗战历史、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走访慰问抗战老战士、“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他们搭舞台,搭帐篷、睡地铺,自己起火做饭,有的村庄要走几里路,才能打回饮用水。虽然演出条件和环境较差,但通过艺术实践,他们深刻的感受到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
小舞台,大人生
海鸥剧社一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近年来,海鸥剧社以海大校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海之魂》、《山海情》、《谁打了我的鸭子》等在广大师生中、甚至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共鸣和震撼,成为影响一代代海大学子的选择无声的力量。
曾经担任《海之魂》导演的管学鹏同学,现在天津港务局工作。谈到学生时期在剧社的经历,他都十分怀念。他说学生时代火热的生活是一生最美好的回忆,特别是在海鸥剧社担任《海之魂》创作和导演的那些日子,更是终生难忘。他说,王成海、叶立勋老师这两位青年老师他虽然都没有见过面,但在舞台上塑造他们,重现他们的英雄事迹的过程中,对自己震撼很大。作为戏剧,要想感动大家,首先要感动自己,为此他走访了很多老师,被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所以在舞台上的表演很真挚,当然也在影响了自己对未来的选择。所以,在毕业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献身海洋事业的道路。“海之魂,在于他的魂已经深入内心,溶化在血液里来……”他说。
《山海情》的原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他们将自己火热的青春奉献给支援西部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和知识扶贫工作,同时联合社会力量在当地捐资修建了“海大路”、“海大桥”,筹建了希望小学,受到了当地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赞扬。他们的事迹激发了海大学子投身到祖国西部建设的热潮,报名参加支教的同学一年比一年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到祖国西部建设中。被授予“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十大成功创业者”荣誉称号的王珏丽同学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2004年7月王珏丽同学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她放弃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空姐一职,参加了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服务地新疆做出了贡献。服务期满后她放弃回到家乡青岛,毅然留在西部就业。她的感人事迹曾于青岛新闻网、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感动了无数的人们,被称为“孔雀向西飞”的女孩。
《谁打了我的鸭子》剧中那个通过“绿色通道”如愿进入大学的小女孩,是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资助下实现“大学梦”的学生的缩影。《谁打了我的鸭子》在校内演出了很多场,每次都会引起很多学生的强烈共鸣和震撼。“最初看到《谁打了我的鸭子》,真觉得剧中所演得就是自己,后来才发现很多同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小女孩这个角色塑造得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03地质学专业的张敏还说,“我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资助下交的学费,老师们还给我安排了做实验室助理工作,帮助我解决了生活困难。我自己很珍惜这份关心和关爱,我认为只有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才是对母校对社会最好的报答。”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尽管一年一年,海鸥剧社的成员不断更换,海鸥剧社对每个成员的影响却是一生的,他们每个人在塑造舞台角色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我,经过海鸥剧社的洗礼,他们的人生之路将更加绚烂多姿。
飞翔吧,海鸥
作为海大校园中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其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排演了多少剧目,有多少经典剧目让人难以忘怀,而在于她传播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形式――特色的校园文化需要建立特色鲜明的学生社团、创造性地开展社团活动、传承健康高雅的文化。海鸥剧社作为承载校园文化的独特载体,通过七十五年的积累沉淀,经过一代代海鸥剧社人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海鸥品牌,着力凝练海鸥精神,使海大校园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底蕴,生生不息、传承不衰。